靠着家传武艺,加之舍命拼杀,赵雷混上了官职,平日管百来兵卒。
本来还有希望更进一步,却不想换了上官,多次夺两人军功不说,还屡屡辱骂二人。
赵家兄弟对此早有怨言,无奈对方是上官,上面还有人,只能忍耐。
最终爆发是因为大哥来信,说老母病重,赵家兄弟心急如焚,经过商量,老三留下,老二赵雷带着积攒的银子回乡探望老母。
按理说上官不会不准的,毕竟百善孝为先。
但是上官听闻赵家兄弟私底下对他多有怨言,就是不许,逼得赵雷挺而走险擅自离营,结果被早有准备的上官抓了个正着,戴上枷锁要砍他的脑袋,若非恰巧路过的颜父伸出援手,怕是兄弟俩都活不了。
事后军中是待不成了,赵雷就投了颜家,因一身好本事,不久就做了护院头领。
老三赵横带着二哥给的银子回了老家,买了十亩好田,跟大哥一起赡养老母,却不耐整日埋头耕田锄草,也不成家,只是整日打熬力气,等手里的银子花的差不多了,就将十亩好田给了养老母的大哥,算是他跟二哥的孝心,便去闯荡江湖了。
在江湖上厮混了几年,赵横依然一事无成,就起了投奔二哥的念头,可那时前身正在守孝,就让他留在庄上当个帮闲。
赵横是个闲不住的性子,这大半年来在庄上无事可做,就时常去县里镇上,他为人豪爽,倒是认识了不少三教九流的人。
“赵三哥年岁也不小了,我打算在县中给他某个职务,也好成家立业,不知他是否愿意。”颜旭话音刚落,赵雷就立刻点头。
“他愿意。”
不愿意腿都给他打折了,赵雷心中恶狠狠的想到。
作为护院头领,赵雷在颜家庄是有一个独立小院的,毕竟他早已成家,不适合住在颜家,而三弟赵横自然也住在他这里。
等天快黑了,赵横才慢悠悠的从镇上回来,当看到二哥端坐在院子的石凳上,顿时打个哆嗦,仅剩的三分酒意顿时没了,赶忙小心翼翼的说了声。
“二哥,我最近可没惹事,别说打架了,脸都没跟人红过。”
“坐下,我有事跟你说。”赵雷没训斥他,拍了拍石桌道。
赵横脸色微微一变,他可知道自己这大半年都干了什么,说是吃白饭的一点不为过,所以就算大哥忍耐不住将他赶走,他也能理解,于是便坐下。
“今日老爷找我”赵雷话才开个头就被赵横打断。
“大哥,不用说了,是弟弟给你丢脸了,明日我便去找颜老爷辞行!”
梗着脖子的赵横话没说完,就被赵雷一巴掌拍后脑勺上,恼怒道。
“听我说完!”
喘了口气,平息了下心情,赵雷才继续说到。
“老爷看重你,打算给你在县里谋个差事。”
“真的!”赵横顿时激动的站起来,原地转了三个圈,才抓着二哥的骼膊说到。
“二哥你没骗我?!”
“骗你做什么,也不知道老爷看中你哪点。”赵雷嫌弃的说到,倒是没有嫉妒,反而替他高兴,接着嘱咐道。
“明日一早,你打理干净,换上你嫂子给你做的新衣,随我去拜见老爷。”
“好的二哥!”赵横还是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,毕竟他的年岁可不小了,至今一事无成,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“另外你要记住这一切都是谁给的。”赵雷盯着赵横说到,虽然他们是兄弟,可该说的他还是要说。
“颜老爷待我如再生父母,日后定然不会有半点不敬。”这话赵横说的是真心实意,赵雷听了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其实赵家兄弟都很清楚,当年若无颜家出手相助,两人会落得什么下场,光是事后送银送药,就值得他们兄弟俩卖命了。
没有那些好药,老母的病也治不好,没有银子买田,两人也无法尽孝心,说一句甘为效死,不是说笑的。
第二天,颜旭专门抽时间见了赵横,对他还是比较满意的。
赵雷为人忠孝,性子却过于认真,这也是他当年与上官闹出矛盾的原因。
这样的人放在身边,颜旭自然安心。
赵横不同,有底线,却更懂得变通,还有点小野心,适合颜旭接下来的计划。
完善了一下想法后,颜旭叫来孙鹤,让他找县令购买逐浪山三千亩地。
荒地不是农田,尤其是逐浪山位置特殊,价格便宜到近乎白送都没人要,可颜家愣是花了三百两银子,据说私底下还给县令送了一百两雪花银,顿时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。
三百两买地是政绩,一百两心意是好处,这些他们都明白,问题是颜家想要干什么?
结果没过多久,就有乡老向县衙推荐,说乡间有良才,姓赵名横,为人忠义,又颇有勇力,可量才而用。
县令立刻表示不能让贤才遗落乡间,就让人去颜家庄做调查。
酒足饭饱,怀里揣着大把铜钱,回去一说,果然口碑甚佳。
于是县令顺水推舟,让他做了个都头。
到这时候就谁都明白了,也没人怀疑什么,因为颜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而且在当地豪绅看来,颜家这位新老爷还很年轻,想做点什么很正常,再说都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务,不值得大惊小怪的。
所以这件事除了平民百姓热热闹闹的讨论了很久,当地豪绅没几个在意的。
没办法,整个县衙,除了外来的县令跟聘请的幕僚,上上下下那个不是他们的人,就算不是,也会让他变成是,所以颜家花钱买个都头根本不算事。
事实上,凭借颜家在当地的声望与地位,还有在衙门里的关系,要一个都头的职位,不过是打声招呼的事,按照规矩给钱,只是不愿为这种小事欠下人情罢了,甚至还让县令为此事欠下不小的人情,毕竟里子面子可都是真金白银给的。
这些人如此看轻都头这一职位也是有原因的,别看都头负责地方治安和缉拿盗贼,相当于现代县公安局的刑警队长,却是不入品的吏,根本不算官,任免也不过是县令一句话的事。
而且都头是没有俸禄的,至少朝廷不会给,全靠县衙拨钱吃饭,要不然任命也不会这么简单。
这也就算了,顶多捞点外快,照样过活,可手下的乡兵却不行,在缺粮少饷的情况下,别说卖命了,愿不愿意来都是个问题。
可县衙能有多少钱粮?能宽裕到养兵?真以为县令老爷们都是老实人,守着米缸不动手。
遇到心里有点数的县令,还会挤出一笔钱粮养一支像点样的乡兵,若是遇到不靠谱的,有事全靠临时拉人凑数。
另外若是遇到大事,比如匪盗抢掠大户,一旦办事不力,都头就是现成的替罪羊。
也就是赵横背后有颜家撑着,否则这都头的位置可没有那么好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