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直瞧了瞧这个场面,倒是笑了笑,随手挥退了那名宫人后,对张恪道:"张公子就抱着她进来面圣吧,今天既非上值,又是临时召见,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的。"
张恪无奈向其略施一礼后,便抱着倾城随其走入了殿中。殿内此时有三个人:皇帝,升平公主,林庭谦。张恪先朝皇帝和公主躬身行礼,再朝林庭谦点头致意。皇帝待他直起身来后,瞧了瞧他抱着的倾城后,笑道:"朕听说黑龙城百姓给爱卿取了个"白狐公子"的浑号,呵呵,如今看来,倒是颇为贴切。"
张恪闻言,只能干笑了笑。升平公主倒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倾城,看来,没有女孩子能够抗拒得了倾城的魅力。指林庭谦道:"刚才林举人,已经将你昨日阻止了他们,欲意在今日承天门行动的事情,告诉了朕。张恪,此事你做的很好,否则,情势将不可收拾。到时,无论朝堂或是民间,都将风波不断。你这个功劳,朕先记下了,但此事暂时只能保密,等将来有了合适的时机,朕自会有所奖赏。"
林庭谦连忙躬身领命,又朝着张恪郑重施了一礼,便退了出去。皇帝见他离开后,就朝殿后走去,汪直连忙示意张恪跟上去。张恪跟在后头,走到殿后,那里却是一个临水的露台,微风习习,比起殿内让人感觉舒适多了。张恪跟进来后,见升平公主一直瞧着倾城,便朝她递了递。公主愣了一下,但终究抵不住诱惑,上前接过倾城,笑意盈盈的抚摸着。张恪心道:看来倾城应该是对味道特别在意,刚刚那位宫人要抱她,她才死活都不愿意。
皇帝坐在椅子上,喝了口茶,想了想,道:"朝廷开科举士,是为了选贤与能,为政以德。只是却总有人在一开始时就想要走这些歪门邪道,以致科考作弊,屡禁不止。朕也不是不明白,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。然而朕,还是很失望。"
张恪闻言,倒是不知如何回应。财帛动人心,厚禄动人欲。人心人欲,无有穷尽,再多的道理也填不满这个沟壑的。听到回应,侧过头来,望着他:"张恪啊,怎么不说话?"
张恪连忙谦逊几句。瞥眼一瞧,却见一个宫女正拿着一块生肉要喂给倾城,被公主抱在怀中的倾城不断躲闪着。启禀殿下,倾城不吃荤腥,只吃瓜果的。"
升平公主闻言立即走到一旁桌子上,取了块切好的西瓜递给她。倾城倒是不客气,取过来,小口小口地啃着,样子斯斯文文又可爱至极。于是乎,从公主到皇帝连带一旁侍候的宫女,全都静静的在一旁成了忠实的看狐狸吃瓜的群众。感觉就这么看狐狸吃瓜,都能看一整天的样子。
汪直笑着答应后,匆匆而去。张恪哭笑不得,却也不敢说不。就是不知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,会不会被御史言官参劾,指他行止无端,蛊惑君上呢?升平公主,倒是笑靥如花,很是高兴,还时不时细心的帮倾城擦擦嘴。
待倾城吃了个饱后,太阳也落下山了。张恪随即向皇帝辞别,在公主看着倾城那依依不舍的目光下,出了皇宫。
回到家,大丫和哈尼见到他们回来了,都松了一口气。今日被匆忙叫进宫去,来不及跟她们交待一声,倒是让她们担心了。看来有必要去找两个下人了,起码能帮忙看看家,传传话什么的。
翌日,张恪照例进宫当值,只不过,这一次还带着倾城。一人一狐刚到含凉殿,就有两个宫女在那里等着了。行礼后,宫女道:"奴婢奉升平公主之命,特来接倾城小县君去与公主相会。"
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。每一天,地方上呈到朝廷的各种各样的报告和文书多如牛毛,皇帝自然是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全部看得过来的。因此那些文书会先在尚书台里被过一遍,只有那些重要的或皇帝特意关照过的会被送到御书房。而那些次要的,非紧急的,则会被分门别类下放至各部进行处理。而有关大江的汛情,目前就是皇帝最为关注的。因为张恪做的大江两岸水位曲线图,让皇帝大为满意,于是便特意吩咐若张恪入宫当值,便让其主要负责审阅这方面的文书和报告,然后再向皇帝汇报。
张恪一边认真的查看大江两岸呈报上来的报告,一边在纸上写下重点。中午时分,宫人送来饭菜,张恪匆匆对付了几口,便又投入了忘我的工作中,因他不知道,皇帝会在什么时候召见他,到时候若答非所问的话,可就惨了。期间,倾城小县君许是在公主那里吃饱喝足了,还特意过来看了看张恪,见他一直在忙碌,就又跑走了。而据随身侍候的宫女所说,咱这位新封的县君大人在宫里老受欢迎了,到哪儿都是被好吃好喝供着哄着,颇有点乐不思蜀了。张恪无奈苦笑,一向高冷的倾城,在这泼天的富贵尊荣前,终究还是抵抗不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