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豆小说网 > 其他类型 > 大宋财经周刊 > 第162章 我这都是为你好

第162章 我这都是为你好(1 / 1)

韩忠彦喝了一壶闷酒,下午又托了人讲情,中间还塞了两百贯钱,终于请动了禁军。

指挥使派了一个都统领,签发了八十个人归小衙内调遣。

人虽然少,好歹算是有了合理合法的搜查手续。他一路去东城外抓人,却错过了城里正在逐渐升温的舆论。

一夕之间,《五年十问》飘荡在每一个酒楼会馆茶肆。

财经周刊增刊,向全大宋所有有志之士,征集治国方略。要是不懂啥意思,你就当求贤令好了。

此次活动,由着名教育慈善家李长安赞助,由御史台官办邸报承办,旨在为献计献策,振兴大宋朝廷。

不分籍贯,不看身份,凡是有思路、有想法的,都可以投书到周刊。

若是写得好,会获得登载,并且得到每个字五文钱的稿费。

当然,觉得投书太麻烦,也可以来参加稷下学宫组织的集会,现场交流。

经过讨论沉淀下来的优秀成果,周刊将整理之后,装订刊印,送给枢密使韩琦作为施政参考。

一时之间,开封城里的士子们疯狂了。

投书还得拉关系送礼给人拍马屁,现在直接扬名的机会来了。平时夸夸其谈,现在谁不写策论投出去,谁就是废物。

士子如此疯狂当然能够理解,最为奇怪的是,商人们居然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。

首先,他们发现了赞助人是李长安,这个人从不无的放矢,说明事情跟钱关系很近。

其次,王安石要加税,韩绛也要加,难道换了韩琦就不加了么?眼下经济箫条,银钱匮乏,要是韩琦不懂经济乱加税,大家的买卖还做不做了,就是自己不投书,也得找个士人帮自己发声。

这样,当韩琦第一天正式到枢密院坐班的时候,所有人都在用奇怪的眼光审视他。

厉害呀,王安石被李长安喷成狗,你看韩琦一回来就拉拢了李长安,这手段果然高明。你看到底是老臣,多会形象包装,多会给自己造势,这礼贤下士的名声看样要加载史书啊。

第一天上班,主要就是交接手续,跟主管官员对齐一下项目信息。

等到下午的时候,终于有人跟他说明了情况。

“恩?这李长安什么主意?”韩琦聪明绝顶,也没想到对方的动机。

示好来麻痹自己么,不太象,毕竟前天刚刚嘲讽完,而且这也不是富弼这帮人的作风。

苦思良久,他也没能想明白。

欧阳修也在枢密院,他负责编修司,基本上不管正事儿。主官韩琦来了,他就称病,连拜见都欠奉。

看见财经周刊的文章,他不由得连连点头。

这才是君子之争嘛,在大宋朝,无论如何也不能伤了士大夫的体面。人人追求成圣,这才是君子盛世。

于是,他也凑趣,针对屯田问题,写了自己的看法。

在京城当中,《五年十问》所到之处,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朝政关心的热情。

有句话说得好,你不关心朝政,朝政就关心你。

现在,李财神站出来了,让大家有机会跟宰相对话。如果大家还装哑巴,那就会接着出现王安石,接着出现青苗法、市易法、保马法。

人不能为自己争取利益,老期盼强人伟人,那就活该只能跪在地上给人当奴才。

宋人不喜欢当奴才,于是每个了解到信息的人,都开始积极思考,想尽办法凑出一条建议,发给财经周刊。

在吏部官衙的角落,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儿,激动得热血澎湃。

他叫尘行甲,只是从地方上借调过来的一个小小的“经历”,负责帮着主事整理一些陈年文档而已。

因为是举人出身,所以他的升迁已经到了顶。

如果没有突出功绩,熬到老,也不过就是在地方小县,做一任县主簿退休。

然而,因为苏轼督查马政案,搞得不少人主动交代进了刑部大牢,他有机会从陈留县借调到了吏部办差。

要是没有别的岔头,他平稳过渡下来,兴许这辈子还有机会临退之前捞个县令正任。

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,有些人出生就是牛马。

本来,他已经认命了,并且认为自己的命很好。直到今天早上,他看到了财经周刊的最新文章。

献计献策,这不就是证明自己的机会么?

论血统出身,自己是个平民子弟;论师承或者才华,自己只是个中庸的普通人;论机缘,自己没有贵人命。

可自己兢兢业业,确实把工作做的很优秀,只是限于出身,难以入宰辅重臣的眼罢了。

看到《五年十问》,他立即想到了手边正在办理的一件案子。

之前富弼要求京察,察完了官还不算,要接着察各种非内核机构的“冗员”。比如,他分到的任务,就是彻查开封周边十一个皇家园林中所有工作人员的数量。

以“玉津园”为例,这里是南熏门外的一个观赏奇珍异兽的园子。

地方不大,主要接待皇室、勋贵、朝臣吉家属们,日常到这里看猛兽或者休闲。

按理说,这么个小园子,有一两个主事,几十个喂养员,顶天了人手也就六七十足够了。

可当他翻开吏部存盘和玉津园的俸禄名册时,差点没惊死。

居然拿俸的一共有一千二百六十一人,每年不算动物口粮以及修缮费用,光俸禄就十三万贯。

天天讲开源节流,开源节流,这流实在是太大了。

他准备捅破这个窟窿,向关心民生和有决心治理大宋顽疾的韩枢密使献策。

节流,请自皇家始!

光是金明池、琼林苑、玉津园、金河这种小园子,省一省,每年都能节流下来几十万两。

这事儿绝对好办,只要韩相公肯认真,立时就能给朝廷节省下来一大笔钱。

那这功绩不就是自己的,兴许借调的帽子就能摘了。

于是,他激动的展开信纸,财经周刊一经刊出,立即被快发送向四方。商丘、洛阳、大名府,几日之内,人们也将看到这份“请帖”。

韩琦韩相公即将开启“开明执政”,与天下所有有志之士,一同查找富国富民的方向。

事情的开始,绝大多数人并不会预料到什么狗屁的影响深远。

即便是事件的发起者李长安也一样,他此时最真切的想法,不过是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,创建威慑平衡。

然而,人们终将记住这一刻。

两股势力的斗争,掀开了沉闷牢笼的一角,新鲜的空气开始进来了。

最新小说: 穿越星际荒星养娃日常 快穿:炮灰她是偷心大神 满宗绝色:我是唯一男修 触犯规则必死?我可预判一切死亡 穿成寒门学渣,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望觐川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,我教唆老爹造反 一等功拿到手软:我办案领导放心 他是谁?三界均查无此人! 这饷,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