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那处隐秘的宅院,林薇屏退了左右,独自一人坐在静室之中。窗外是神都寻常的市井喧嚣,而室内却是一片令人心悸的沉寂。
高延福送来的那封密旨,此刻正静静躺在案几上,火漆完好,却仿佛散发着无形的压力,让她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。
面圣。
这两个字,在她脑海中反复盘旋,带着千钧之重。
这一次,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觐见。不再是汇报军功,不再是接受封赏,甚至不再是应对寻常的君臣奏对。这一次,她要面对的,是一位很可能已经洞悉她最核心秘密的帝王,一位与她有着血海深仇的……“仇人”。
她需要准备。不是准备华丽的辞藻,也不是准备邀功的资本,而是准备应对一场关乎生死、关乎未来道路的终极交锋。
她闭上眼,开始在脑海中构建与武则天对话的每一个可能场景,推演着女皇可能提出的问题,以及自己该如何回应。
首先,是崇州之功。
这是明面上的引子,也是她目前最大的护身符。武则天必然会提及,或许是嘉奖,或许是借此引出其他话题。
其次,是李元芳的伤势。
此事关乎她冒险潜入突厥王庭的动机,也是展现她“重情重义”一面的机会。
然后,便是最核心、也最危险的问题——她的身世。
武则天极有可能会直接摊牌,或者以极其隐晦的方式点破。
再者,是女皇的态度与意图。
武则天会如何处置她?是杀?是用?还是囚?
最后,是武三思等潜在政敌的威胁。
面圣之时,他们虽不在场,但其影响无处不在。
除了言辞上的准备,神态、举止也至关重要。她不能显得恐惧,那会显得心虚;也不能显得傲慢,那会引来杀身之祸;需要的是不卑不亢,沉着冷静,带着对君主的尊敬,却也保有自身的风骨与尊严。
她还需要一个底线。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退让的底线——那就是她自身的意志与原则。她可以效忠武周,可以接受监管,但不能被强迫去做违背本心、危害无辜之事,更不能被当作一个纯粹的复仇工具或政治符号来利用。
想到这里,林薇睁开眼,目光已然变得清澈而坚定。她走到铜镜前,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。脸色依旧有些苍白,但眼神却如同经过淬火的精钢,锐利而沉静。
她轻轻抚平衣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,调整了一下呼吸。
她知道,无论准备得多么充分,面对那位千古女帝,依旧充满了未知与凶险。但她已无所畏惧。
该来的,总会来。
她取出那封密旨,小心地放入怀中。然后,她唤来了玄影。
“准备一下,”她的声音平静无波,“我们很快,就要进宫了。”
面圣前的准备,已然就绪。接下来,便是直面风暴的时刻。